车祸造成的精神损失,在特定情况下是需要赔偿的。一般来讲,在交通事故引发的民事诉讼中,赔偿精神损失并非普遍适用。
1.只有当受害人构成残疾乃至死亡的情况下,才可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得到相应赔偿金额。
2.交通事故中受伤较重的受害者在出院后应该到专门的伤残鉴定部门进行评定,如果构成残疾,就有权利要求残疾精神损害抚慰金。
这一规定确保了赔偿的公正性和合理性,避免了因轻微伤害而滥用精神损失赔偿的情况。
车祸精神赔偿金的计算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多个因素的综合考量,如受害者的伤残等级、受害者的年龄、肇事者的过错程度、肇事者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以及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在具体计算时,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1.参照规则:根据受害人在被侵权期间可得利益的损失数额、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而获得的财产利益数额,或者某些人格权转让使用的一般费用标准来确定赔偿金数额。
2.概算规则:对于纯精神利益损害的赔偿和精神痛苦的慰抚金赔偿,法官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加害人过错程度的轻重、受害人被侵害的精神利益损害后果及所受精神痛苦程度、双方的经济负担能力及经济状况和受害人资历等因素,来确定赔偿数额。
3.比照规则:如果现行立法对精神损害赔偿金算定已有明确规定,那么应当比照该规定算定赔偿数额。
找法网提醒,车祸精神赔偿的相关法律规则主要体现在对赔偿条件、赔偿标准和赔偿程序的规定上。
1.赔偿条件方面,只有在受害人构成残疾乃至死亡的情况下,才可以主张精神损失赔偿。这一规定确保了赔偿的针对性和合理性。
2.在赔偿标准方面,国家法律对精神抚慰金只做了一些原则上的规定,具体案件中法院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判决。
3.在赔偿程序方面,受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需要向法院提起诉讼,并提交相关证据以证明其精神损失的存在和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