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第二天出事故,同伴是否需要担责,这主要取决于同伴在饮酒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
1.一般来说,如果同伴在饮酒时尽到了合理的劝阻、照顾等义务,且事故与饮酒无直接因果关系,那么同伴通常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2.在现实中,有的法院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酌情要求同伴承担一定的责任,但这并非因为其构成侵权,而是基于公平原则或人道主义考虑。
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情况下,同伴是完全不需要赔偿的。是否赔偿,关键在于判断共同饮酒行为是否引起了民事侵权行为,这应当采用过错责任原则,即有过错才承担责任。
找法网提醒,在同伴饮酒的场合,为了确保大家的安全,每个参与者都应尽到以下义务:
1.劝阻或谢绝过量饮酒:当发现其中一人已经喝多时,一起喝酒的人应该积极劝阻其继续饮酒,或者谢绝与其继续共饮,以防止其因过量饮酒而引发危险。
2.确保醉酒者安全:对于已经喝醉酒的人,同伴应负责将其安全送回家中,并告知其家人其醉酒程度,以便家人及时采取救治措施,避免耽搁最佳救治时机。
3.劝阻酒后驾车:如果同伴中有开车的人,且其已经饮酒,那么一起喝酒的人应该坚决劝其不得驾车,以防止因酒后驾车而引发交通事故。
在因饮酒导致的事故中,责任划分主要依据各方当事人的过错程度。
1.如果死者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明知酒精的危险性而不控制酒量或轻信能够避免,那么其对过量饮酒与伤亡后果具有最直接的因果关系,自身具有重大过失,应对其伤亡后果承担主要责任。
2.而作为同饮人的各位被告,在饮酒期间及酒后如果并无过错,如已尽到上述提到的劝阻、照顾等义务,那么他们对死亡就不应承担过错责任。
3.在赔偿方面,如果同伴被判定需要承担赔偿责任,那么赔偿金额将依据《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全文》的相关规定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