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被弄丢,对方拒绝赔偿时,受害人首先可以选择报警。因为根据法律规定,故意损坏财物是违法行为,即便物品是丢失而非直接损毁,若调查证实为对方故意为之,同样可能构成违法。
1.报警后,警方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处理。同时,对于由此产生的民事赔偿争议,受害人完全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在此过程中,受害人应尽可能收集并保留相关证据,如物品价值证明、对方责任证据等,以便在诉讼中支持自己的主张。
找法网提醒,当对方损坏财物且拒绝赔偿时,受害人可以通过以下诉讼流程来寻求法律救济:
1.原告起诉:受害人作为原告,需向法院提交起诉状,明确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并附上相关证据材料。
2.法院受理与送达:法院在受理案件后,会将起诉状副本送达给被告,通知其应诉。
3.被告答辩:被告在收到起诉状副本后,应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收到答辩状后,会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给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法院的审理进程。
4.开庭审理准备:法院在决定开庭审理后,会提前三日通知当事人并公告开庭时间和地点。
5.法庭调查:在法庭调查阶段,当事人会进行陈述,证人会作证,相关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等也会被出示和宣读。
6.法庭辩论:法庭辩论阶段,原告、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会进行发言和答辩,互相进行辩论。
7.判决:法庭辩论终结后,法院会依法作出判决。在判决前,如果双方愿意调解,法院还会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法院会及时作出判决。
8.判决宣告:法院最终会宣告判决结果,受害人可以据此来执行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