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承诺确实可以形成合同。《民法典》所规定的合同形式是多样的,并不局限于书面形式。
口头承诺,作为一种日常交流中常见的表达方式,只要满足合同的基本构成要件,即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并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同样可以构成有效的合同。
找法网提醒,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合同的法定形式主要包括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1.书面形式是最常见的合同形式,它通常以合同书的形式出现,但信件、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也可以作为订立书面合同的方式。
2.除了书面形式以外,口头形式也是合同的一种法定形式。虽然口头合同缺乏书面证据,但在一些简单的、即时的交易中,口头合同因其方便快捷而被广泛使用。
3.《民法典》还规定了其他可以订立合同的形式,如推定形式等。推定形式是指当事人通过行为或者沉默等方式表达出来的意思,可以推定为合同的内容。
口头合同和书面合同一样具有法律效力。
1.只要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并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口头合同就可以成立并生效。
2.由于口头合同缺乏书面证据,一旦发生纠纷,很难证明合同当事人的真实意思和合同的具体内容。
因此,口头合同在法律效力上虽然与书面合同无异,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面临着较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