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鉴定无伤,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赔偿的。这是因为赔偿的标准通常是根据伤残鉴定的等级来决定的。
1.如果是工伤赔偿,仅通过司法鉴定而没有工伤鉴定是不能够获得赔偿的。司法鉴定主要用于司法程序,它本身并不直接决定赔偿的数额或资格。
2.只有当存在明确的伤残等级鉴定,且该伤残与特定事件(如工伤)有直接关联时,受害人才有权要求相应的赔偿。
找法网提醒,司法鉴定与工伤鉴定在目的、适用范围和等级划分上存在显著区别。
1.司法鉴定主要用于司法程序中,以确定个人在特定事件中的法律责任或权益。
2.而工伤鉴定则是针对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的员工,以确定其工伤等级和相应的赔偿权益。
3.工伤鉴定的等级和司法鉴定的等级往往不一致。工伤鉴定更侧重于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而司法鉴定则可能涉及更广泛的人身损害赔偿问题。
因此,在要求赔偿时,必须明确区分这两种鉴定,并准备好相应的证据材料。
工伤伤残鉴定的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1.当职工发生工伤,并经过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如果存在残疾或影响劳动能力的情况,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2.劳动能力鉴定是对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进行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10个伤残等级,从一级到十级不等。
3.鉴定申请应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工伤医疗的相关资料。
4.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鉴定结论,必要时可延长30日。鉴定结论应及时送达申请单位和个人。
5.对市级鉴定结论不服的,可在收到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6.自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如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可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