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卖三无产品怎么定罪
更新时间:2025-07-19 05: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售卖三无产品,涉嫌销售伪劣产品罪。定罪与判刑依据犯罪情节具体分析。法律规定生产者或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若销售金额达到五万元以上,面临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一、
售卖三无产品怎么定罪
售卖三无产品,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定罪与判刑标准需严格根据犯罪情节来具体分析。《刑法》第一百四十条明确规定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刑罚。
1.生产者或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若销售金额达到五万元以上,面临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2.随着销售金额的增加,刑罚也将相应加重,直至可能面临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的严厉处罚。
二、
伪劣产品销售的立案标准
找法网提醒,关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即达到刑事立案的标准,公安机关应立案侦查。
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但货值金额达到十五万元以上的,同样构成犯罪,应予以立案。
3.伪劣产品销售金额虽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达到十五万元以上的,也应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三无产品怎么认定?
处理三无产品常见方式为责令改正、罚款、停产等。选择处理方式需根据违规情节轻重,轻微者责令改正,严重者则需罚款甚至停产,以确保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买卖三无产品构成什么罪
购买三无产品的行为违反了法律。处理方式根据情节不同有所区别:轻微违法可能面临罚款和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则可能面临吊销营业执照的风险;若涉及的销售金额达到五万元以上,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并会受到有期徒刑和罚金等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