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案可以上诉吗

更新时间:2025-07-18 03: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赡养案可以上诉。当子女给付的赡养费不足时,老人可依《民法典》向法院起诉要求增加。法律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义务,不履行时父母有权要求赡养费。
一、

赡养案可以上诉吗

  赡养案当然可以上诉。当子女给付的赡养费用不足以满足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时,老人完全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增加赡养费用。这一权利是基于《民法典》的相关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若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完全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二、

追加赡养费需哪些证据

  找法网提醒,在追索赡养费的诉讼中,当事人需要向人民法院提交一系列关键证据以支持其主张。

  1.需要提交与身份有关的证据,证明双方存在法定的父母子女关系。这包括但不限于出生证明、收养证明以及支付抚养费的相应凭据,这些证据是确立赡养关系的基础。

  2.父母一方需要提交生活困难的证据,如治疗疾病的费用票据、残疾证等,以证明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从而有权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

赡养案可以上诉吗

三、

如何证明子女赡养能力

  证明子女的赡养能力,需要综合考虑子女的经济状况、收入水平、财产状况以及实际负担等因素。

  1.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提交子女的收入证明、财产清单、税单等相关证据来展示其经济能力。同时,还可以考虑子女的工作稳定性、职业发展前景等因素,以评估其未来的赡养能力。

  2.如果子女有其他家庭成员需要照顾或负担较重的债务,这些因素也应纳入考虑范围,以全面评估其实际的赡养能力。

  3.在提交证据时,应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以便法院能够公正、准确地判断子女的赡养能力,并据此作出合理的判决。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赡养老人纠纷案
赡养老人是法定义务。先尝试与赡养人沟通协商,明确责任与义务。若协商不成,可收集证据去法院起诉,要求赡养人支付赡养费、履行照料义务等。
赡养案,老人100岁告女儿不赡养案?
除了支付赡养费,女儿还需承担以下赡养责任:1. 提供必要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2. 保障老人的居住条件;3. 关注老人的健康状况,协助进行医疗照顾。这些责任根据老人的实际需求及女儿的经济能力等因素综合确定。
赡养费案,老人去世
去世的老人没有起诉索要赡养费的权利,因为没有了起诉的主体。法律明确规定了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所以,只有父母在世时,可以向子女起诉赡养费。 一、法律规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三条【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起止】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的抚养义务和子女的赡养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二、起诉主张赡养费程序 1、确定管辖法院 一般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追索赡养费案件的几个被告住所地不在同一辖区的,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2、到法院立案 各地人民法院为了落实司法为民举措、方便当事人诉讼,对赡养纠纷案件可以采取电话预约立案、网上预约立案、上门立案、便民诉讼联络员代为收案等多种方便老人的立案举措。而且法院的立案厅还有立案须知、举证须知、诉讼风险告知书等便民法律文书,可以免费索取。 3、提交诉讼费 赡养纠纷案件诉讼费用降低为每件80元,而且还可以申请缓交或免交。 4、法院审理 许多法院专门针对赡养纠纷案件开辟绿色通道,往往立案后即时调解、开庭,对许多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起诉的赡养纠纷案件还会上门开庭,大大方便了老年人诉讼、节省了诉讼时间,使老年人的赡养问题能得到及时的处理。
律师解答动态
徐德强律师
徐德强律师
18分钟前
武汉的律师一样是可以申请的。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56分钟前
从法律角度分析,12岁男孩的行为确实可能构成性骚扰,但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1小时前
关于您提到的问题,我帮您分析一下法律上的情况:首先,根据《民法典》规定,未满18周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
具体什么情况请讲清楚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2小时前
遇到游戏装备被骗的情况确实很让人气愤。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这种行为可能涉嫌诈骗罪或盗窃罪,具体要看对方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