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疑似传销的组织,最直接的方式是拨打当地公安局的举报电话,举报时需提供明确、具体的举报事实及相关线索,这有助于执法部门迅速定位并查处传销组织。
政府的商务主管部门、教育、民政、财政、劳动保障、电信、税务等部门,都应当依照各自职责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查处非法传销行为。
找法网提醒,传销犯罪行为的认定,主要依据其侵犯的客体、客观表现、主观故意及主体身份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
1.传销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
2.在客观方面,传销行为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组织、从事传销活动,扰乱市场秩序,且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观方面,传销行为的参与者需具有直接故意和非法牟利的目的。
4.从主体身份来看,传销活动的策划者和积极参与者,且年满十六周岁,均可构成传销犯罪的主体。
传销犯罪不会没收家人的合法财产。在传销犯罪案件中,只会没收非法所得并处罚金。
1.具体而言,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其营销非法所得或者作为作案工具的车辆等财物应该予以没收。但如果不是营销非法所得,如家人的合法财产,则不会被没收。
2.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