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假警会受到以下处分:
1.行政处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报假警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1)若情节较重,将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2)若情节较轻,则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例如,有人因与他人发生矛盾而报假警称有人要杀自己,最终被警方依法行政拘留。
2.刑事处罚:如果报假警导致公共财产损失或他人人身、财产受到损害,需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1)对于故意编造虚假情况,致使公安机关采取紧急措施且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照相关法律规定从重处罚。
(2)若情节恶劣、造成重大影响,可能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等犯罪,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找法网提醒,报假警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1.《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了谎报警情等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将受到的处罚。
2.《刑法》则对于因报假警造成严重社会危害性、构成刑事犯罪的行为进行了规定。
这些法律法规共同构成了对报假警行为的法律规制体系,确保了公安机关能够依法对报假警者进行处罚,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
在以下情况下,公民可以选择报警:
1.刑事案件发生时,如盗窃、抢劫、杀人等严重犯罪行为,公民应立即报警,以便公安机关及时介入调查并抓捕犯罪嫌疑人。
2.治安案(事)件发生时,如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等扰乱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公民也可以报警寻求公安机关的协助处理。
3.危及人身、财产安全或者社会治安秩序的群体性事件发生时,如大规模聚众闹事、游行示威等可能引发社会动荡的行为,公民应迅速报警以维护自身安全和社会稳定。
4.自然灾害、治安灾害事故、火灾、交通事故等紧急情况下,公民可以报警请求公安机关提供救援和帮助。
5.其他需要公安机关紧急处置的与违法犯罪有关的报警情况,如发现可疑人员、物品或线索等,公民也可以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6.危及公共或群众安全迫切需要处置的紧急求助情况下,如有人落水、被困电梯等紧急情况,公民可以报警请求公安机关提供紧急救援。
7.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正在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时,公民有权向公安机关上级部门或相关部门进行举报投诉,并可以报警请求监督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