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伤已派出所调解好了,受害人可以在特定情况下再追究,这是一个关乎法律程序与和解效力的问题。
1.即使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并经由派出所调解完成,被害人或相关机关在特定情况下仍然有权再次追究。这是因为,调解协议虽然可以作为一种解决纠纷的方式,但它并不必然消灭原有的刑事责任。
2.调解完成后,是否追究刑事责任仍由公安机关依法决定。取得被害方谅解可以作为酌情从宽处理的情节,但并不意味着直接无罪释放。
3.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故意伤害致人轻伤案件,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并积极赔偿被害人取得谅解,且被害人自愿和解,确实可以从宽处理。
找法网提醒你,这并不意味着案件就此终结,特别是在公诉案件中,即使双方和解,法院仍可能追究其刑事责任,因为此类案件侵犯的不仅仅是被害人的个人利益,更关乎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在轻微伤案件调解完成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仍需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刑事责任的可能性:如前所述,即使调解完成,若案件性质严重或涉及公共利益,公安机关、检察院或法院仍可能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2.民事赔偿:调解协议中通常会包含民事赔偿部分,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需要按照协议履行赔偿义务。若未履行或履行不完全,受害人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强制执行。
3.行政责任:在某些情况下,轻微伤案件可能还涉及行政责任,如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此时,公安机关有权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轻微伤调解完成后,若要提起诉讼,需要明确起诉的依据和条件。一般来说,起诉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规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受害人或相关机关有权在特定情况下提起诉讼。这包括但不限于调解协议未履行、案件性质严重或涉及公共利益等情况。
2.证据材料:提起诉讼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材料来证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以及调解协议的执行情况。这些证据材料可能包括医疗证明、调解协议、证人证言等。
3.诉讼程序:提起诉讼需要遵循法定的诉讼程序,包括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状、缴纳诉讼费用、参与庭审等,在诉讼过程中,受害人或相关机关需要积极配合法院的调查和审理工作。
综上所述,轻微伤案件调解完成后,并不意味着法律责任的完全免除。在特定情况下,受害人或相关机关仍有权提起诉讼来维护自身权益和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