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长期不分红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解决问题:
1.股东应审视相关股东会或董事会决议的合法性,根据《公司法》第22条,若这些决议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司章程的规定,或是存在程序瑕疵,股东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无效确认之诉或撤销之诉。
2.当股东会违反章程规定,过分提取公积金而不分配股利,或将此作为压榨小股东的手段时,受害股东可申请法院撤销该决议。
这一措施直接针对决议的合法性问题,为股东提供了法律途径来纠正不公。
股东在面对公司长期不分红的情况时,还拥有其他救济措施。
1.行使退股权是一项重要权利。根据《公司法》第74条:
(1)若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且这五年公司连续盈利并符合分配利润条件,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
(2)若股东与公司无法在规定时间内达成股权收购协议,股东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这一规定为股东提供了一个退出机制,当他们对公司的经营策略或利润分配不满时,可以通过出售股权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2.如果股东会已经通过了股利分配方案,但公司董事会拒不执行,股东还可以直接以公司为被告提起给付之诉。
因为一旦分配方案得以通过,就在股东和公司之间产生了具体、明确的债权债务关系,股东有权通过诉讼来要求公司履行支付股利的义务,股东应关注方案的执行情况,并在必要时采取法律行动来强制执行。
当股东决定起诉公司不执行分红时,他们应遵循一定的法律程序。
1.股东需要收集相关证据,包括股东会决议、董事会决议、公司财务报表等,以证明公司长期不分红的事实以及股东会的合法决议。
2.股东应准备好起诉状,明确列出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在诉讼过程中,股东应强调公司被大股东把持而不作为的情况,请求法院确认公司的违法行为并予以强制执行,法院将依法审理案件,并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出判决。
(2)如果股东胜诉,公司将被要求履行支付股利的义务,并可能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
因此,找法网提醒你,股东在起诉前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诉讼程序,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