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执行人员想要还钱,首要步骤是与对方签订分期还款协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明确规定,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并达成协议,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
这意味着,被执行人可以通过与债权人协商,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分期还款计划,并按照协议内容进行还款。
2.签订分期还款协议不仅有助于被执行人逐步清偿债务,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一次性偿还大额债务而带来的经济压力,这也体现了双方当事人在法律框架内的自主和解精神,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当被执行人按照分期还款协议履行债务后,便可以向法院申请将其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删除。
1.一般来说,只要失信人履行了债务,当事人提出申请后,法院会在受理申请后的3个工作日内将其失信信息删除。这一流程体现了法律对被执行人履行义务的认可和鼓励。
2.值得注意的是,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删除并不是自动进行的,而是需要被执行人主动提出申请,并经过法院的审查确认。
3.在提出申请时,被执行人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其已经履行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法院在收到申请后,会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审查,并在确认申请符合规定后,及时将失信信息从名单中删除。
关于失信被执行人的相关规定,主要体现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中。
1.该规定明确了失信被执行人的纳入条件、删除条件以及相关的信用惩戒措施,列出了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名单的六种情形,包括:
(1)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
(2)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等。
这些情形的设定旨在惩戒那些有能力履行义务但拒不履行的被执行人,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2.该规定也明确了失信信息的删除条件,即被执行人全部履行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者与申请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经申请执行人确认履行完毕等。
这些条件的设定旨在鼓励被执行人积极履行义务,以便尽快恢复其信用记录。
3.该规定还规定了被执行人申请纠正失信信息的流程和条件,以及人民法院对纠正申请的审查和处理程序。
找法网提醒你,这些规定为被执行人提供了必要的法律救济途径,保障了其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