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费用并非固定数额,而是根据多种缴费标准来确定。具体来说:
1.被征地农民可以选择按月缴费,档次包括20元、40元、60元、80元四个层次;或者选择按年缴费,缴费档次从每年100元至800元不等。
2.还有按档次缴费的方式,如A档至E档,金额从4000元至26000元不等(需注意A档已取消)。
3.除了上述标准,政府还提供比例补贴和按月补贴,比例补贴针对全部失地或部分失地农民,按月补贴则为每人每月30至50元。
4.对于到达退休年龄需要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费的农民,政府也会提供一定补贴,如个人承担38850元,政府补贴7000元。
找法网提醒,被征地农民要想享受养老保险待遇,需满足一定的缴纳条件。这些条件包括:
1.征地后户人均耕地不足0.3亩(含0.3亩);
2.年龄需满16周岁(含16周岁)以上,且在校学生不在保障范围内;
3.失海渔民以及整建制农转非的城镇居民也在保障范围内;
4.因婚嫁原因户口迁入或未迁出、现役军人在退出现役后回原籍自主就业的被征地农民也符合条件。
然而,已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人员则不在此列。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办理流程相对明确。
1.被征地农民需准备相关资料,包括征地协议及土地补偿合同、身份证及户口本等证明,以及填报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花名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申请表》及《被征地农民待遇审批表》。
2.还需提供由国土资源部门审核后的《征地情况及保障资金明细表》。
3.提交资料后,需经农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审核,审核通过后发放《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手册》或《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待遇证》。
4.已经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被征地农民,如需转入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需先办理终止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手续,再提出参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申请,并按照流程办理增员等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