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管理主要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负责。具体来说,这一职责主要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承担。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包括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对全国或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找法网提醒,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主要包括两类:
1.专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即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或应急管理部门,根据机构改革后的实际情况而定);
2.对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的部门,如工业和信息化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交通运输部门等,这些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相关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这些部门共同构成了我国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共同负责全国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承担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定责任。具体来说,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遵守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企业应认真学习和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劳动纪律,确保员工不违章作业,并劝阻、制止他人的违章作业行为。
2.精心操作和交接安全生产情况:企业应要求员工精心操作,做好各项记录,交接班时必须交接安全生产情况,为接班创造安全生产的良好条件。
3.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企业应正确分析、判断和处理各种事故苗头,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如果发生事故,要正确、果断处理,及时、如实地向上级报告,严格保护现场,做好详细记录。
4.巡回检查和异常情况报告:企业应按时认真进行巡回检查,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和报告。
5.设备维护和文明生产:企业应加强设备维护,保持作业现场清洁,搞好文明生产。
6.按规定着装和使用防护用品:企业上岗员工必须按规定着装,并妥善保管、正确使用各种防护用品和消防器材。
7.参与安全活动:企业应鼓励员工积极参加各种安全活动,提高安全意识。
8.拒绝违章指令:企业员工有权拒绝违章作业的指令,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