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打人,应该受到的惩罚措施需依据犯罪行为和所触犯的罪名来确定:
1.年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若实施犯罪行为,可能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若已满十四周岁但不满十六周岁,仅当其实施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严重犯罪行为时,才应当负刑事责任。
3.对于一般的打人行为,若未造成严重后果,可能不构成上述严重犯罪,因此不追究刑事责任。但会责令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4.若打人行为构成上述严重犯罪之一,则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考虑到行为人系未成年人,法院在量刑时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在封存后,并非绝对不能解封。解封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若未成年人犯罪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其犯罪记录被封存后,若以后不再犯罪或未发现漏罪,则视同前科消灭。
2.若未成年人犯罪被判处超过五年有期徒刑刑罚的,其犯罪记录则不予以封存。
3.若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后,发现漏罪的,应根据漏罪与封存记录之罪数罪并罚后的刑罚情况决定是否解封。
4.若数罪并罚后被决定执行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应当对其犯罪记录解除封存;若数罪并罚后被决定执行不满五年有期徒刑刑罚的,则应当继续保持封存。
5.若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后再次犯罪的,由于刑事法律及司法解释并未明确规定,因此仍应当按照刑法有关累犯、数罪并罚、缓刑、假释等条款的规定执行。
找法网提醒你,这可能导致犯罪记录的解封或继续保持封存状态,具体取决于再次犯罪的性质和刑罚情况。
综上所述,未成年犯罪记录的封存与解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法律因素和实际情况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