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被别人家的狗咬伤了之后,受害人确实可以要求赔偿损失费和医药费。
1.在被狗咬伤后,首先可以尝试与狗的主人进行协商解决,明确赔偿事宜。
2.若协商无果,受害人有权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狗的主人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会依据双方是否存在过错及过错责任的大小来确定具体的赔偿金额。
3.如果受害人能够证明狗的主人存在过错,如未对狗采取足够的安全措施,那么受害人获得赔偿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找法网提醒,被狗咬伤的赔偿问题,主要依据的是《民法典》的相关规定。
1.《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2.《民法典》还规定了特殊情况下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的责任,如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3.对于已经尽到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但仍造成他人损害的情况,虽然依照动物伤人的无过错原则似乎还要承担责任,但依照民法解释学的反对解释规则,如果已经尽到安全措施,则应当不负责任。
被狗咬伤后,受害人可以主张的赔偿项目和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项:
1.医疗费用,包括打狂犬病疫苗和球蛋白的费用、其他医疗费用以及后续治疗费用等;
2.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即误工费;
3.被撕咬坏的衣物等财产损失;
4.就医的交通费和餐饮费;
5.营养费;
6.如果受害人因被狗咬伤而遭受精神痛苦,还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具体数额可以根据受害人的实际情况自行斟酌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赔偿金额的计算和确定需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进行,受害人应当咨询专业律师或法律机构以获取准确的法律意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