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一旦取出,一般情况下是不能再补回去的。
1.养老保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参保人在达到退休年龄后能够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因此其缴纳和支取都有严格的规定。
2.一旦养老保险金被取出,就意味着个人已经放弃了该部分养老金的积累,且通常没有机制允许将已取出的养老金再补回。
3.如果取出是因为特殊情况,如在职死亡或出国定居等,这些情况下取出养老金是合法的,但也不再具备补回的可能性。
找法网提醒,养老保险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可以取出:
1.在职死亡。当参保个人死亡后,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终止,个人账户余额将依法继承给其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
2.出国定居。个人在达到法定的领取基本养老保险条件前离境定居的,如果丧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可以申请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并将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但请注意,如果个人账户予以保留,达到法定领取条件时,仍需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3.重复缴纳养老保险。对于灵活就业人员缴费与企业缴费重复、银行代扣缴费与企业缴费重复或事业单位缴费与灵活就业人员缴费信息重复的情况,可以退付重复缴纳的部分。
但需要注意的是,养老保险退保只限退个人账户中的养老金,企业所交的部分不能退。
关于养老保险的支取,主要有以下相关条例:
1.《社会保险法》第十四条规定,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记账利率不得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征利息税。个人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这意味着,在正常情况下,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资金是不能提前支取的。
2.《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和第十七条分别规定了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个人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以及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个人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等相关待遇。
这些条例共同构成了养老保险支取的法律基础,确保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