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对未成年人造黄谣的具体处理如下:
1.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让执法机关介入调查,依法追究造谣者的法律责任。
2.可以寻求网络平台的帮助,要求平台采取必要措施,如删除谣言、封禁造谣者账号等,以防止谣言进一步扩散。
3.家长或监护人应积极收集证据,如聊天记录、截图等,以便在后续的法律程序中作为有力证明。
4.对于受到谣言伤害的未成年人,应给予充分的心理支持和安抚,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找法网提醒,未成年造黄谣,同样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虽然未成年人在法律上享有一定的保护,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随意违法而不受惩罚。
1.具体法律责任取决于造谣者的年龄、造谣行为的性质及后果等因素。
(1)如果未成年造谣者已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其行为构成犯罪,那么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即使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也可依法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或由政府收容教养。
2.受害者或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造谣者及其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如赔偿损失、恢复名誉等。
未成年犯罪的量刑标准及原则,主要遵循《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
1.对于未成年犯罪者,法律秉持着“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以及“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2.在量刑时,会综合考虑未成年犯罪者的年龄、心智发育程度、犯罪原因、性质、手段、后果、情节等因素,以及悔罪表现、个人成长经历和一贯表现等情况。
(1)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通常会减少基准刑的30%至60%。
(2)对于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则会减少基准刑的10%至50%。
(3)未成年犯罪者不适用死刑原则,且在符合缓刑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优先考虑适用缓刑。
总之,在量刑时,法律既体现了对未成年犯罪者的宽容与保护,又体现了对其违法行为的严肃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