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离婚时,如果对方不在户籍地,受害人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针对这一情况,法院通常会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处理。
1.如果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法院一般会依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以缺席判决的方式结案。
2.值得注意的是,在离婚案件的审判实践中,仅仅因为被告不到庭就缺席判决可能是一个误区。特别是对于非下落不明的被告,应考虑到调解的必要性以及全面考察夫妻感情的实际状况。
3.如果被告故意回避庭审,法院可以依法采取拘传措施,强制其到庭参加调解和审理,以确保审理的公正性和全面性。
起诉离婚的具体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写民事诉状。诉状中需写明原告、被告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和住所地等。要明确诉讼请求,如请求离婚、解决小孩的抚养问题以及财产的分割等。
事实与理由部分要详细阐述婚姻状况、离婚原因等。
2.到住所地所在基层法院起诉,并在立案庭办理立案手续。立案时需递交民事诉状、结婚证、身份证等相关材料,并按要求缴纳诉讼费用。
3.立案庭审查后,会安排案件的排期开庭,并将相关材料送达给被告。送达后,法院会通知原告开庭时间,原告需领取开庭传票。
4.开庭前或开庭时,法院可能会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如果调解成功,会发放《民事调解书》;如果调解不成,则进行开庭审理。
5.开庭审理后,法院会根据审理情况作出判决,并发放《民事判决书》。判决可能准予离婚,也可能不准予离婚。
6.如果第一次起诉离婚被告不同意,法院通常会判决不予准许离婚,原告可以在判决生效6个月后再次起诉离婚。
找法网提醒,起诉离婚时,如果一方不到场,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理。
1.如上文所述,如果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且非下落不明,法院可以依法采取拘传措施,强制其到庭参加调解和审理。
这是因为调解是离婚案件审理的必经程序,且需要原、被告双方面对面进行。
2.如果被告不到庭,调解将无法进行,且法院无法全面客观地考察夫妻感情的实际状况。
3.如果被告确实下落不明,法院则可以在审理中取消调解程序,直接进行裁判。
综上所述,起诉离婚时一方不到场的情况,法院会根据被告是否下落不明以及是否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等具体情况,依法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