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后,如果一方在约定的期限内未还钱,债权人可以在2年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至于费用需要看具体情况:
1.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的规定: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这一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若法律文书未规定具体的履行期间,则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2.至于强制执行是否需要费用,一般来说,申请强制执行是需要缴纳一定的执行费用的。这些费用通常包括执行申请费、实际执行费用等。
然而,具体的费用标准和缴纳方式可能因地区和案件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申请强制执行前,建议债权人先咨询当地法院或法律专业人士,了解具体的费用情况和缴纳流程。
找法网提醒,强制执行确实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这些费用主要用于覆盖执行过程中的各种成本。
1.执行费用通常包括执行申请费和实际执行费用两部分。
(1)执行申请费是在债权人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申请时缴纳的。
(2)实际执行费用则是在执行过程中根据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缴纳的。
2.虽然强制执行需要缴纳费用,但这一费用并不是由债权人单方面承担的。
在执行过程中,如果被执行人(即欠款方)有可供执行的财产,那么执行所得的一部分可能会用于支付执行费用。
3.如果被执行人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法院还有权采取一系列强制措施,如查封、扣押、冻结等,以确保债权人的权益得到实现。
在通过诉讼方式讨债时,债权人需要向法院提供一系列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这些证据主要包括:
1.债权、债务关系存在的证据:
(1)如借据、欠条或借贷合同等书面证据。这些证据能够直接证明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2)如果没有书证,债权人应提供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时间、地点、金额等信息,并提供无利害关系的证人证言或证据线索。
2.担保情况的证据:
(1)如果有担保人,债权人应提供担保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和住址等。
(2)如果担保人是法人单位,还应提供法人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及其住址。
(3)如果有书面担保协议或担保条款,也应一并提供。
3.抵押物情况的证据:如果有抵押物作为担保,债权人应提供抵押物的名称、数量、价款数额、存放地点和保管人的姓名等证明材料。
这些证据有助于法院在执行过程中确定抵押物的价值和处置方式。
4.债务人逾期不履行义务的证据:债权人应提供债务人逾期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义务的证明材料,以及在诉讼时效期间主张权利的证明材料。
这些证据能够证明债权人已经积极行使自己的权利,并有权要求法院强制执行。
5.共同被告的相应证据:如果案件涉及共同被告,如夫妻共同债务等,债权人应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如婚姻关系证明等。这些证据有助于法院确定共同被告的责任范围和执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