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姓男女是可以结婚的。
1.在我国,法律并未禁止同姓男女结婚。婚姻的禁止条件主要聚焦于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关系,这些亲属间的婚姻是被明确禁止的。
2.直系血亲,如父女、母子等,以及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如表兄妹、堂姐弟等,由于血缘关系较近,可能增加后代出生缺陷和遗传疾病的风险,因此法律不允许他们结婚。
3.除此之外,若婚姻非出于双方自愿,存在胁迫情形,或者男女双方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这些情况下婚姻也是无效的。
因此,只要同姓男女之间不存在上述禁止结婚的情形,他们完全可以依法登记结婚。
同姓结婚的法律依据主要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五条定义了亲属的范围,包括配偶、血亲和姻亲,并明确了近亲属和家庭成员的构成。
2.关于婚姻的禁止条件,则明确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八条,即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这一规定并未将同姓作为禁止结婚的条件,因此,同姓男女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结婚条件,即可依法办理结婚登记。
找法网提醒,男女法定结婚年龄为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1.这是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结婚年龄的明确规定。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法定结婚年龄的,婚姻登记机关将予以登记,并发给结婚证。
2.结婚证的颁发标志着婚姻关系的正式确立。未完成结婚登记的,即便双方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其婚姻关系也不受法律保护。
因此,男女双方在决定结婚前,应确保已达到法定结婚年龄,并依法办理结婚登记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