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电话骚扰他人会面临行政处罚与民事责任,具体如下:
1.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
(1)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
(2)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该条款中的“信息”包括电话通信,因此多次电话骚扰他人即构成违法行为。
2.民事责任:骚扰行为侵犯他人隐私权、安宁权等人格权益,受骚扰者有权要求骚扰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若造成其他实际损失,受骚扰者还可主张赔偿。
3.注意事项:骚扰者需承担行政处罚与民事赔偿双重责任,受骚扰者应保留通话记录、短信等证据,及时报警或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找法网提醒,电话骚扰是否涉及犯罪,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1.一般来说,当骚扰行为情节达到一定严重程度时,有可能会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而上升至刑事犯罪层面。例如:
(1)若骚扰者存在猥亵他人行为或在公共场合故意裸露身体导致恶劣影响,将会受到行政处罚。
(2)若骚扰者频繁发送淫秽、侮辱、恐吓等信息,对他人日常生活造成干扰和困扰,也应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2.在刑法层面,若骚扰行为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等犯罪行为,骚扰者将会面临刑事处罚。例如,《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明确规定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件及刑罚幅度。
因此,电话骚扰行为有可能构成犯罪,受害人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处理。
遭遇电话骚扰时,受害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处理:
1.可以尝试与骚扰者进行沟通,明确表达对其骚扰行为的不满和困扰。有时,骚扰者可能并未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了困扰,通过沟通可以解决问题。
2.如果沟通无果,受害人可以记下骚扰电话号码,并向通信公司说明情况,请求其协助屏蔽该号码。通信公司通常会根据受害人的请求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来屏蔽骚扰电话。
3.若以上措施均未能解决问题,受害人应及时向当地公安局报案处理。在报案时,受害人应提供完整的通话记录、骚扰电话号码及相关证据材料,以便警方能够迅速展开调查并依法处理骚扰者。
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受害人应保持冷静和理智,用合法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诉求。同时,也要积极收集并保留相关证据材料,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