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残疾人每月的补贴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按月支付的伤残津贴,这些补贴的具体金额会根据个人的工资水平而有所差异。
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四级伤残的标准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2.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的伤残津贴,四级伤残的标准为本人工资的75%。
这意味着,四级残疾人在获得工伤认定后,可以一次性获得相当于21个月工资的补助金,并且之后每月还能领取相当于本人工资75%的伤残津贴。
四级残疾补贴的具体标准主要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除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按月支付的伤残津贴外,该条例还规定了其他相关待遇:
1.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将停发伤残津贴,转而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如果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工伤保险基金将补足差额。
2.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还需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找法网提醒,这些规定确保了四级残疾人在工伤后能够获得全面且持续的保障。
关于四级残疾补贴的相关法律规定,主要依据的是《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
该条例明确规定了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时,应享受的具体待遇,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月支付的伤残津贴、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补足以及基本医疗保险费的缴纳等。
这些规定为四级残疾人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确保了他们在工伤后能够获得应有的经济补偿和医疗保障。同时,这些规定也体现了国家对残疾人的关怀和尊重,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因此,四级残疾人及其家属应充分了解这些法律规定,以便在需要时能够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