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夫妻一方婚前以个人财产购买房屋并按揭贷款,且产权登记在自己名下,那么该房屋在婚后仍被视为其婚前个人财产,按揭贷款也为其个人债务。
1.如果婚后使用了夫妻共同财产来偿还该房屋的贷款,那么婚后共同偿还贷款的部分以及相对应的增值部分,应被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2.即使非购房一方在婚后没有直接参与还贷,但只要使用了婚后的工资收入(无论是一方还是双方的工资)进行还贷,这部分都会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还贷。
因此,找法网提醒,在离婚时,非购房一方有权主张分割共同偿还贷款的部分以及相对应的增值部分。这一规定确保了双方在婚姻期间对房产增值的共同贡献得到合理的体现。
对于希望保护婚前房产的一方来说,避免房产在离婚时被分割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以帮助避免婚前房产被分割:
1.签订婚前或婚内财产协议书:双方可以在结婚前或结婚后签订财产协议书,明确约定婚前房产的婚后还贷部分及对应增值部分属于一方所有,与另一方无关。
这样,在离婚时,该婚前房产的还贷部分和增值部分就不会被视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2.使用婚前财产还贷:为了避免使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一方可以使用婚前的存款进行还贷。
但需要注意的是,婚前的存款应与婚后的收入分开管理,以避免混同。最好的做法是使用专门的银行卡存放婚前存款,并用于还贷。
3.让父母或亲人代为还贷: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让父母或亲人代为偿还房屋的贷款。
这样,既不属于使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也能保护婚前房产不被分割。但同样需要注意,父母的财产应与自己的婚后财产分开管理,以避免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