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做什么鉴定
更新时间:2025-05-07 04: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医疗纠纷鉴定是解决纠纷的关键,当事人需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书面申请,载明关键信息,并在1年内提出。部门10日内审查决定是否受理,对首次鉴定结论有异议可申请再次鉴定。
一、
医疗纠纷做什么鉴定
当发生医疗纠纷后,若当事人希望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应当首先提出书面申请。这份申请书必须详细载明申请人的基本信息、涉及的事实情况、具体的请求以及提出这些请求的理由等关键内容。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七条明确规定:“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
1.当事人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自身健康受损之日起1年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2.卫生行政部门在接收到申请后,需在10日内进行细致的审查,并决定是否受理此案件。若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存在异议,有权申请再次鉴定。
3.根据条例规定,卫生行政部门应在收到再次鉴定申请之日起7日内,交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组织进行再次鉴定。
二、
医疗纠纷中尸体如何处置
在医疗纠纷中,若患者已经死亡,且医患双方对死因存在疑虑或无法达成一致意见,那么应在患者死亡后的48小时内进行尸检。若当地具备尸体冻存条件,这一时限可以延长至7日。
1.但需要注意的是,进行尸检必须获得死者近亲属的同意,并由其签字确认。《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八条对此进行了明确规定。
2.尸检应由具备相应资格的机构和专业的病理解剖技术人员进行,找法网提醒,他们承担着进行尸检的义务。
3.医疗事故争议的双方当事人有权请法医病理学人员参与尸检过程,或委派代表观察尸检流程。若任何一方拒绝或拖延尸检,导致超过规定时间,进而影响对死因的判定,那么责任将由拒绝或拖延的一方承担。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医疗纠纷做什么鉴定好
医疗纠纷处理方式:
1. 协商:医患双方可直接沟通协商,达成赔偿协议。
2. 行政调解:申请卫生行政部门介入调解。
3. 诉讼:协商或调解不成,可向法院提起诉讼,依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果判决。
医疗鉴定结论怎么做
医疗事故鉴定的流程如下:首先由当事人申请,随后医学会接受申请,医学会通知双方当事人陈述意见和理由,专家鉴定组对双方当事人提供的书面材料、陈述及答辩等进行讨论,经合议,根据半数以上专家鉴定组成员的一致意见形成鉴定结论。医学会将在45天内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书。
医疗纠纷需要做哪些鉴定
进行医疗纠纷鉴定时,需遵循一系列标准步骤。这些步骤包括:1. 全面收集患者的病历、医疗记录等关键证据;2. 组织专家鉴定组对这些证据进行综合分析;3. 鉴定结论需要得到专家组的半数以上通过,并制作详细的鉴定书;4. 鉴定书中应详细记录鉴定过程、结论及依据;5. 根据最终的鉴定结果,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来解决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