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车被扣押,而对方一直不来处理时,受害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应尽早让交警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这是解决事故的前提,也是后续赔偿的法律依据。交警在调查事故现场、收集证据后,会根据双方的行为与事故的因果关系等因素,对事故责任进行认定。
2.若交警已暂扣车辆,且双险齐全,一般情况下,车辆在十天内会退还给车主。但在此期间,受害人应保持与交警部门的沟通,了解事故处理的进展情况。
3.若责任方不予配合处理及赔偿,受害人应尽快依法向事故地交警报警,请求交警部门立案,并调取路面监控等证据,通知对方前来进行事故责任认定和理赔。
4.若对方仍不配合,受害人可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赔偿相应损失。在此过程中,受害人应保留好所有相关证据,如事故现场照片、医疗记录、费用票据等,以备不时之需。
在处理交通事故时,若遇到对方不配合的情况,可遵循以下步骤:
1.应立即报警并等待交警到场处理。交警到场后,会进行现场勘查、收集证据,并依据相关规定对事故责任进行认定。
2.若对方在责任认定后不予配合处理或赔偿,受害人可向交警部门申请调解。调解过程中,交警部门会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若双方能达成协议,则由事故调解人员制作并发给损害赔偿调解书。
3.若调解无效或对方仍不配合,受害人则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此过程中,受害人应提供充分证据证明自己的损失和对方的责任,以争取法院的支持和判决。
找法网提醒,交通事故发生后,若对方逃逸,受害人应采取以下措施:
1.应立即记住逃逸车辆的车牌号、车型、颜色等特征,并尽快报警。交警部门接到报警后,会立即展开调查,调取路面监控等证据,以追踪逃逸车辆和驾驶人。
2.在等待交警到场处理期间,受害人应尽可能保留好现场证据,如事故现场照片、散落物等。这些证据对于后续的事故责任认定和赔偿至关重要。
3.若交警部门成功追踪到逃逸车辆和驾驶人,受害人可依法向交警部门申请调解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在此过程中,受害人应提供充分证据证明自己的损失和对方逃逸的事实,以争取法律的支持和保护。同时,对于逃逸行为本身,交警部门也会依法对逃逸驾驶人进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