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签了赔偿没到手,一般情况下是不能反悔的。
1.赔偿协议作为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合同,一旦签订便具有法律效力,双方都应遵守。然而,也存在一些特定情形,使得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协议。
2.如果协议是在虚假表示、重大误解、欺诈、胁迫或显失公平的情况下签订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该协议。
3.如果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了协议,那么受欺诈方就有权请求撤销。
4.如果协议内容显失公平,即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或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导致协议成立时明显不公平,那么受损害方也有权请求撤销。
因此,找法网提醒,虽然一般情况下签订了赔偿协议不能反悔,但在特定情形下,法律还是为受损害方提供了救济途径。
赔偿协议可撤销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基于虚假表示与隐藏行为的效力。如果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那么该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则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2.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如果协议是在重大误解的情况下签订的,那么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该协议。
3.基于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如果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了协议,那么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撤销。
4.基于胁迫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如果一方或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了协议,那么受胁迫方有权请求撤销。
5.基于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如果协议内容显失公平,即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或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导致协议成立时明显不公平,那么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撤销。
需要注意的是,在请求撤销赔偿协议时,当事人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协议存在上述可撤销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