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乱传别人谣言时,首要且立即的行动应是停止该造谣行为。谣言的传播往往基于不实信息或夸大其词,对受害人的名誉和社会评价造成损害。
一旦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构成了谣言传播,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如删除已发布的谣言信息、公开澄清事实真相或向受害人道歉,以减轻对受害人的伤害。
找法网提醒,乱传谣言可能承担的法律后果是严重的。
1.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
2.即使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造谣者也可能承担民事责任,如赔偿受害人因谣言传播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
因此,乱传谣言不仅损害他人利益,也会给自己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
被别人造谣时,当事人应采取积极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可以要求造谣者立即停止造谣行为,并公开澄清事实真相,消除不良影响。如果造谣行为已经造成了一定社会影响,当事人还可以考虑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依法追究造谣者的法律责任。
2.在必要时,被造谣人还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或刑事自诉,要求造谣者赔偿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被造谣人应注意收集、保存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截图、证人证言等,以便在维权过程中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