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喝酒后被车撞,行人没有赔偿责任,而是由机动车方承担赔偿责任。
1.根据法律规定,当机动车与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时,如果行人无过错,那么机动车方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2.如果有证据证明行人存在过错,那么会根据行人的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方的赔偿责任。而如果机动车方能够证明其无过错,那么其承担的赔偿责任不超过百分之十。
3.只有在极特殊情况下,即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才不承担赔偿责任。
4.《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明确规定:
(1)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
(2)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
(3)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这一规定为处理此类交通事故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对于酒驾找人顶替的情况,车主是否有责任呢?这主要取决于酒驾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顶替行为的具体性质。
1.如果酒驾行为已经构成危险驾驶罪或者交通肇事罪,那么找人顶替的行为就涉嫌包庇罪,车主或顶替者都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条的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如果酒驾行为仅构成交通违法行为而未构成犯罪,那么虽然道路交通安全法、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没有对包庇行为作出具体规定,但可以依照妨碍执行职务的行为给予治安处罚。
在此情况下,车主或顶替者可能面临行政处罚,但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找法网提醒,醉酒的人犯罪是需要负刑事责任的。
1.醉酒的人虽然可能会因为饮酒而减弱控制辨认自己行为的能力,但他们并不会完全丧失这种能力。而且,醉酒的人对自己行为控制能力的减弱是人为的,是他们在醉酒前应当预见并可以得到控制的。
因此,醉酒的人犯罪时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2.存在一种特殊情况,即醉酒人属于病理性醉酒。在病理性醉酒的情况下,由于醉酒人的精神状态已经异常到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地步,他们犯罪时可以不承担刑事责任。
但这种情况需要经过法定程序鉴定确认。
3.《刑法》第十八条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这一规定为处理醉酒犯罪案件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