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恶意诽谤时,可以尝试与诽谤者自行协商解决,通过对话沟通,促使对方认识到错误并采取措施消除影响。
1.若协商无果,可以寻求第三方调解,如向当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借助中立的第三方力量来化解纠纷。
2.受害人还可以选择向法院依法起诉,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名誉权。
找法网提醒,恶意诽谤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1.在民事责任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恶意造谣、诽谤他人的行为将受到行政处罚,包括拘留和罚款。
2.在刑事责任方面,如果恶意诽谤行为情节严重,构成诽谤罪的,将依据《刑法》第246条的规定进行处罚。犯诽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遇到恶意诽谤时,受害人可以采取以下步骤来维权:
1.收集证据:要尽可能收集并保存与诽谤行为相关的证据,如聊天记录、短信、邮件、视频、音频等,以便在后续的法律程序中证明自己的权益。
2.寻求法律支持:受害人可以咨询专业律师,了解自己的权益和可能的法律救济途径。律师可以帮助受害人评估案件的可行性,并为其提供法律建议和支持。
3.提起诉讼:如果协商和调解均无果,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在诉讼过程中,受害人需要按照法院的要求提供证据,并积极参与庭审活动。
4.执行判决:如果法院最终作出有利于受害人的判决,受害人可以依法申请执行判决,要求侵权人履行相关义务,如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