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费用一般要几百元至数万元不等,具体数额根据仲裁数额来确定,由申请人预付。
1.仲裁费用的具体数额按照争议金额的不同分段计算,比如1000元以下的部分费用在40元至100元之间;1001元至50000元的部分按4%至5%交纳;50001元至100000元的部分按3%至4%交纳,以此类推。
2.值得注意的是,仲裁机构收取的仲裁费用中包含了仲裁机构的案件管理费用和仲裁员办理案件的报酬。
因此,当事人在缴纳仲裁费用时,实际上是在为仲裁机构的运行和仲裁员的劳动支付费用。
找法网提醒,仲裁费用的支付方式一般为现金、转账等,支付时间通常在申请仲裁时或仲裁庭指定的时间内进行。
1.当事人在申请仲裁时,需要按照仲裁机构的规定缴纳仲裁费用。支付方式可以是现金、转账等,具体方式由仲裁机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仲裁机构也会指定一个支付时间,要求当事人在该时间内完成仲裁费用的缴纳。如果当事人未能在规定时间内缴纳仲裁费用,仲裁机构可能会视为其撤回仲裁申请或者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3.在仲裁程序进行过程中,如果仲裁庭认为需要增加仲裁费用,如因调查取证等产生的额外费用,仲裁庭会通知当事人进行补缴。
仲裁费用主要包括申请仲裁费、仲裁员实际费用、辅助费用和调查取证费等。
1.申请仲裁费是按照争议金额的不同适用不同的比率得出的费用,通常包括案件受理费和案件处理费。在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受理的国内争议仲裁中,申请仲裁费用还包括立案费。
2.仲裁员实际费用是指仲裁员为办理仲裁案件而花费的交通费、差旅费等。这些费用在仲裁员居住地不在仲裁机构所在地或者仲裁案件需要到其他地方开庭或调查时才会发生。
3.辅助费用是因案件审理需要而产生的额外费用,如翻译费、记录费用、通讯费用、开庭室费用等。
4.调查取证费是仲裁庭进行调查取证工作所发生的费用,如检验费、鉴定费、审计费和专家费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