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医生误诊造成伤害,患者及家属的处理方式如下:
1.应及时保留证据,包括向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投诉,提出查处要求,并要求行为人及科室主任写清事情经过,封存用过的医疗器械。
若病人不幸死亡,则需及时保护尸体,并向所属主管部门要求医疗鉴定。
2.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会介入处理,他们会指派专人妥善保管原始资料,封存相关医疗物品,防止被涂改、伪造、隐匿或销毁。
如果病人已死亡,主管部门会主动提出尸体解剖的建议,若家属未提出,则应主动提醒。
3.主管部门会组织医疗行政管理部门展开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必要时会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4.处理后果方面,若属一般医疗纠纷,医务部会与病人协商解决;若协商无果,则将调查结果报医疗纠纷处理领导小组或医疗单位领导。
医院会将处理意见与病人或家属商谈,争取协调解决。如确属医疗单位问题,必要时会予以经济补偿或赔偿。
5.若纠纷仍未解决,建议患者或家属进行医疗事故鉴定,甚至诉诸法院以维护自身权益。
医生误诊后,保留证据是患者及家属维权的关键步骤。
1.应及时向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投诉,并提出查处要求。在此过程中,务必要求行为人及科室主任写清事情经过,并封存用过的医疗器械。这些证据在后续的处理过程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如果病人不幸死亡,家属应及时保护尸体,并向所属主管部门要求医疗鉴定。尸检结果往往能够直接证明医生是否存在误诊行为,因此保护尸体并尽快进行医疗鉴定是至关重要的。
3.患者及家属还可以考虑通过录音、录像等方式记录与医疗单位的沟通过程,以及收集其他可能证明医生误诊的证据。这些证据在后续的法律程序中可能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找法网提醒你,处理医疗纠纷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协商:医患双方可以就赔偿问题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双方签订协议书。这种方式相对简便快捷,但前提是双方能够就争议事项达成一致。
2.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请求其介入处理医疗纠纷。卫生行政部门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查处理,并给出处理意见。
3.向人民法院起诉:医疗纠纷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程序解决争议。这种方式虽然程序相对复杂,但能够确保双方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在处理医疗纠纷时,患者及家属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并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更具体的法律建议和支持。同时,也应保持冷静和理性,避免采取过激行为导致矛盾进一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