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中,劳动者是可以申请法律援助的。并非所有劳动者都能轻易获得法律援助,通常是伤残人员、低保户等弱势群体更容易得到支持,而一般劳动者在无特殊情况下需自行付费聘请律师。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条例》的相关规定,劳动者在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等特定情形下,若符合法律援助的条件,是有权申请法律援助的。
2.这些特定情形包括但不限于请求国家赔偿、社会保险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抚恤金、救济金等,以及因医疗事故、交通事故、工伤事故造成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
因此,劳动仲裁中,若劳动者面临经济困难且案件符合法律援助的范围,是可以申请律师援助的。
找法网提醒,劳动仲裁申请法律援助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申请人必须是因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难以自行承担法律服务费用的劳动者;
2.申请事项必须属于法律援助机构提供法律援助的范围,如上文提到的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等情形;
3.申请人需提交与所申请法律援助事项有关的案件材料,以证明其合法权益确实受到了侵害;
4.申请人还需提供有效的身份证明及经济困难的证明。
值得注意的是,若因申请人的过错责任侵犯他人合法权益而引起的民事诉讼或刑事自诉案件,以及其他一些特定情形,法律援助中心将不予提供法律援助。
劳动仲裁中申请法律援助的流程相对明确。劳动者作为申请人,应向所在地的区、县法律援助中心提出申请,并提交必要的证件和证明材料。
1.这些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明、经济困难的证明以及与所申请法律援助事项有关的案件材料。法律援助中心在收到申请及材料后,会进行审查。
2.若经审查认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援助中心将指定律师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并且当事人无需支付律师代理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