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房屋产权纠纷,首先应当尝试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双方可以基于夫妻情分和公平原则,就房产的归属、价值评估及分割方式等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
1.若协商不成,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依法进行裁决。
2.在处理此类纠纷时,法院会综合考虑房屋的购买时间、出资情况、产权登记以及双方的实际生活需要等因素。
找法网提醒,夫妻房屋产权的分割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婚前一方全款购买且产权证在婚前取得的房屋:此类房屋属于婚前个人财产,离婚时另一方无权要求分割。
2.婚后一方以个人婚前财产购买的房屋:同样属于婚前个人财产,离婚时另一方无权要求分割。
3.婚前承租、婚后用共同财产购买的房屋:此类房屋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应均等分割。
4.婚后用共同财产购买的房屋:无论产权证上登记的是谁的名字,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应均等分割。若涉及贷款,需先将贷款部分减去后再进行分割。
5.父母出资购买的房屋:根据出资时间和出资方的意愿,可能认定为对子女的个人赠与或对夫妻双方的赠与。若存在争议,法院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裁决。
6.产权证上有第三人名字的房屋:此类房屋在离婚时一般不予审理分割,需由当事人另案起诉或提起析产之诉后再进行分割。
7.婚前双方共同出资购房但产权证上只有一方名字的房屋:需根据出资证明和实际情况进行裁决。若无充分证据证明双方共同出资,则可能视为婚前个人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