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报案并不存在自动销案的情况。民事纠纷的解决主要取决于当事人的行动以及法院的处理流程。
1.如果原告在提起诉讼后选择撤诉,或者因某种原因未出庭且被法院视为撤诉,那么案件可能会因此结束。
2.但如果是被告未出庭而原告坚持出庭,法院会作出缺席判决,并照常进行审判。
因此,民事报案并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自动销案,而是需要依据法院的裁决和当事人的行为来确定案件的状态。
民事报案后,当事人应遵循以下步骤进行处理:
1.立案:当事人需要到基层法院的立案庭进行立案,提交相关的起诉材料和证据。
2.等待开庭:立案后,法院会确定开庭日期并向双方当事人送达传票。在等待开庭期间,当事人可以积极准备证据和辩护材料。
3.开庭调解或判决:开庭时,法院会首先尝试进行调解,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如果调解不成,法院将依法进行审判,并作出裁决。
4.上诉:如果一方对法院的裁决不服,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提起上诉,进入二审程序。
找法网提醒,在处理民事纠纷时,当事人还可以考虑采用协商、调解、仲裁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这些机制有助于双方当事人通过和解或裁决的方式解决纠纷,避免诉讼带来的时间和金钱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