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失踪后,一般?超过24小时才可以报警。
2.特殊情况不受时间限制?,可以随时报案,无需等待24小时,具体如下:
(1)有证据表明失踪人可能面临人身安全威胁或已受到侵害。
(2)失踪人为未成年人、精神疾病患者、智力障碍人士等特殊群体。
(3)因意外事故导致失联。
在实际操作中,受害人亲属或朋友在发现有人失踪后,应尽快向公安机关报案,提供失踪人的相关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失踪时间、失踪地点等,以便公安机关能够及时开展侦查工作。
找法网提醒你,失踪报案的受理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报案:受害人亲属或朋友向公安机关报案,提供失踪人的相关信息。
2.受理: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会进行初步审查,确认报案内容是否真实、准确,并了解失踪人的基本情况。
3.立案:根据侦察情况,公安机关会决定是否立案。如果符合立案条件,公安机关会立即立案,并开展侦查工作。
4.侦查:公安机关会采取各种侦查手段,如走访调查、调取监控录像等,以查找失踪人的下落。
5.反馈:在侦查过程中,公安机关会及时向报案人反馈侦查进展情况,并告知相关结果。
根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印发<关于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意见>的通知》规定,公安机关在接到以下情形的报案时,应当立即以刑事案件立案,开展侦查工作:
1.接到拐卖妇女、儿童的报案、控告、举报的;
2.接到儿童失踪或者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妇女失踪报案的;
3.接到已满十八周岁的妇女失踪,可能被拐卖的报案的;
4.发现流浪、乞讨的儿童可能系被拐卖的;
5.发现有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行为,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
6.表明可能有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事实发生的其他情形的。
以上情形表明,对于涉及拐卖妇女儿童等严重犯罪行为的失踪案件,公安机关会立即立案并开展侦查工作,以尽快找回失踪人员,并依法惩处犯罪分子。
因此,在报案时,受害人亲属或朋友应尽可能提供详细的报案信息,以便公安机关能够准确判断案情并及时立案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