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什么情况下不算逃逸
更新时间:2025-06-12 00:3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交通事故中不算逃逸的情况包括事故当事人对事故无争议,撤离现场并协商处理;为及时抢救受伤人员而变动现场,但标明位置;车辆无号牌或未投保等,报案后未逃离并等候处理。
一、
交通事故什么情况下不算逃逸
交通事故中,以下几种情况不能算作交通肇事逃逸:
1.虽然行为人离开了事故现场,但如果有证据能够证实其主观上并无逃逸的故意,这种行为就不能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2.如果行为人在事故发生后虽然驶离了现场,但离开的目的是为了尽快报警或寻求其他形式的帮助,这种行为同样不应被认定为逃逸。
3.如果行为人在离开现场途中,其主观故意动机尚不明确,且没有其他证据证明其有逃逸的故意,那么根据无罪推定的原则,也不应轻易认定其行为为逃逸。
二、
如何正确判断交通肇事逃逸
找法网提醒,正确判断交通肇事逃逸,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量:
1.从行为人对事故的明知程度进行判断。这主要依赖于行为人的口供和现场目击证人的证言。在审查案件时,除了关注行为人的口供外,还应通过其他证人证言来判断行为人的主观意图。
2.从事发后行为人的行为表现上进行判断。这包括行为人是否有积极抢救伤者的行为、是否有立即报警的行为,以及是否有逃避现场、编造谎言等行为。
3.从行为人对现场遗留证据的态度上进行判断。如果行为人在事故发生后隐瞒证据、破坏现场然后逃离,那么这种行为也应被认定为逃逸。
4.从事故发生后事物的客观状态上进行判断。如果行为人声称不知道发生了交通事故,那么需要根据事发时车辆的客观状态来确认行为人是否明知事故的发生。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交通事故中什么情况算逃逸?
逃逸需严惩。具体操作:1. 发生事故立即停车,保护现场;2. 若有人伤,及时救助并报警;3. 切勿逃离,配合交警调查;4. 如已逃逸,应尽快自首并承担相应责任,以减轻法律后果。
电动车什么情况下算逃逸
电动车逃逸需负责。操作如下:1. 立即停车,保护现场;2. 确认事故情况,与对方协商或报警;3. 若逃逸,需承担法律责任,包括罚款等。
交通事故时什么情况下算逃逸?
肇事逃逸行为是违法的,具体情况下,在交通事故发生后,驾驶者应当立即停车、报警、救助伤者,并等待交警前来处理。如果选择逃逸,可能会面临刑事责任和行政处罚。处理方式会因事故的不同情况而异,如果是轻微事故逃逸,可能只会受到行政处罚,但如果是重大事故逃逸,则可能会承担刑事责任。因此,建议驾驶者在事故发生后,勇于承担责任,积极配合调查,以减轻可能的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