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当天通常是需要结清工资的,具体情况如下:
1.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能够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或者用人单位存在明显的过错,或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等情况,导致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离职当天应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
2.在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或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正常离职情况下,工资支付则可能遵循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周期和规定。
例如,若用人单位习惯于每月固定日期发放工资,那么在该支付周期内支付离职员工的工资,也是符合规定的。
3.若用人单位存在拖欠或未按规定支付离职工资的情况,劳动者完全有权通过劳动监察、劳动仲裁等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员工中途离职时,工资的计算和支付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按照实际工作天数来计算。用人单位会根据员工当月的实际出勤天数,结合其月工资标准来核算应发工资。
2.关于加班工资的计算。
若员工在离职前存在加班情况,用人单位需严格按照法定标准支付加班工资。具体来说,平时加班按1.5倍工资计算,周末加班按2倍工资计算,法定节假日加班则按3倍工资计算。
3.奖金、津贴等的发放。如果员工符合用人单位规定的奖金、津贴发放条件,即使中途离职,用人单位也应按照规定发放相应部分,以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无论哪种离职情况,用人单位都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性付清员工工资。若双方对工资计算存在争议,员工完全可以通过与用人单位协商、申请劳动调解或劳动仲裁等合法途径来解决问题。
找法网提醒你,在用人单位未发放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确实有权提前离职,具体分析如下:
1.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及时向劳动者足额支付劳动报酬。若用人单位拖欠工资,这明显属于违法行为,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劳动者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在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
此时,劳动者无需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也无需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即可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3.劳动者在离职时,还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以及相应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的计算方式,是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以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1)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2)不满六个月的,则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综上所述,若用人单位未发放工资,劳动者完全有权提前离职,并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