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被卖了后,员工安置的措施主要包括: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时,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
这意味着,收购完成后,新的用人单位将承担起原用人单位对员工的责任和义务。
2.在实际操作中,员工的安置一般依据收购协议的具体约定进行。
(1)如果收购协议中明确规定了员工的安置方案,如岗位调整、薪酬变化等,那么员工将按照该方案进行安置。
(2)如果收购协议未明确规定或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则需要给予员工相应的经济补偿。
找法网提醒,当单位被收购且员工面临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时,经济补偿的计算是一个关键问题。
1.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经济补偿的计算主要依据员工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以及月工资标准,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
(1)以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2)对于工作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情况,按一年计算;
(3)对于工作不满六个月的,则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如果劳动者的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那么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且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3.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