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连带责任时,是会划分比例的,当涉及连带责任时,首先要看当事人之间是否有明确的约定。
1.如果没有约定,那么法院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八条的规定,根据各连带责任人各自的责任大小来确定责任份额。
2.如果各责任人的责任大小难以确定,那么他们将平等地承担责任。
这意味着,在没有明确约定的情况下,法院会综合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如各责任人的行为、过错程度等因素,来合理地划分责任比例。
连带责任确实可以有比例约定。
1.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连带责任可以由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
2.如果当事人之间有明确的约定,并且该约定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那么法院在判决时会尊重当事人的约定,按照约定的比例来划分各连带责任人的责任。
这种约定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但为了确保其法律效力,最好采用书面形式,并在合同中明确表述。
找法网提醒,确定连带责任人的份额,主要依据以下几点:
1.当事人约定:如果当事人之间有明确的约定,那么按照约定来确定各连带责任人的份额是最直接的方式。
2.责任大小:在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情况下,法院会根据各连带责任人的责任大小来确定份额。这通常需要考虑各责任人的行为、过错程度、对损害结果的影响等因素。
3.平均承担:如果难以确定各连带责任人的责任大小,那么他们将平等地承担责任。这意味着每个连带责任人都需要承担相同的份额。
4.追偿权:实际承担责任超过自己责任份额的连带责任人,有权向其他连带责任人追偿。这是为了保护承担了过多责任的连带责任人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确定连带责任人的份额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当事人的约定、责任大小、平均承担原则以及追偿权等,在实际操作中,法院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合理地划分各连带责任人的责任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