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高速征地不给补偿款,土地使用权人有明确的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1.可以直接向土地管理部门举报此类违法行为,要求相关部门介入处理。
2.若举报无果,或者希望进一步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土地使用权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程序来追讨应得的补偿款。
3.如果村集体作为征地补偿费用的发放方未能履行职责,村民有权向乡镇一级的人民政府反应情况,并要求其对村委会的违法情况进行监督。
4.若乡镇政府未能履行其监督职责,村民同样可以依法向法院起诉其不作为,以此作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一种手段。
5.征地补偿及分配方案的确定并非随意为之,而是需要经过村民会议讨论后才可以最终敲定,这包括征地补偿费的使用、分配方案在内的多项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项,均须经过村民会议的讨论和决定。
对于出嫁女在娘家土地被征收时是否有补偿的问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确定。
1.如果出嫁后户口没有迁出,那么出嫁女儿仍然享有原村集体的土地承包权,因此在娘家土地被征收时,是可以获得相应的征地补偿款的。
2.如果出嫁女儿在新居住地已经取得了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并且以新居住地的承包土地作为基本生活保障,那么在娘家土地被征收时,她就不能再获得补偿。
这是因为,她已经在新居住地建立了自己的土地承包关系,与原村集体的土地承包关系已经中断。
3.如果出嫁女儿户口迁到了小城镇,但仍然保留有原村集体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那么在娘家土地被征收时,她仍然有权获得拆迁补偿。
这是因为,进城镇落户的农民仍然保留有原村集体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这是其合法权益的一部分。
找法网提醒你,当发生征地纠纷时,公民和法人有多种法律途径来寻求解决。
1.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而向人民法院起诉,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裁定的司法程序。
在征地纠纷中,如果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1)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认为其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由行政复议机关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
(2)在征地纠纷中,行政复议也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
3.征地纠纷听证制度也是解决征地纠纷的一种重要方式。
听证制度要求主管部门在拟作出行政处罚、行政许可决定或者制定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时,应当组织听证,充分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保证其陈述意见、质证和申辩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