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工资低于当地最低标准确实是不合法的,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必须满足或超过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1.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这一标准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求,防止用人单位恶意压低工资,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劳动法》第四十八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因此,任何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支付行为都是违法的。
公司故意写低合同工资是不合法的。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还可能损害员工的合法权益。
1.公司避税签低工资合同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做虽然可能在短期内为公司节省成本,但长期来看,可能会引发劳动纠纷,损害公司的声誉和形象。
2.如果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
这一规定旨在确保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得到公平合理的对待。
找法网提醒你,《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也明确指出,劳动合同应当具备劳动报酬这一必备条款,用人单位不得故意写低合同工资以逃避法律责任。
当发现工资低于最低标准时,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维权:
1.与用人单位协商:劳动者可以尝试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协商,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如果用人单位同意调整工资,则问题可以得到妥善解决。
2.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如果协商无果,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将依法对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情况进行调查处理,并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差额部分的工资。
3.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
(1)如果劳动监察部门的处理结果未能满足劳动者的诉求,劳动者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
(2)在劳动仲裁或诉讼过程中,劳动者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的工资低于最低标准,并据此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总之,工资低于最低标准是违法的,劳动者有权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维权过程中,劳动者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确保自己的诉求得到合理合法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