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举报无照经营但相关部门未处理的情况,受害人或举报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若已向当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即市场监督管理局)举报无照经营行为,但未见有效处理,可以直接向该部门的上级机关反映情况,请求其监督下级部门依法履行职责。
2.举报人还可以通过媒体曝光、社交媒体发声等方式,引起社会关注,形成舆论压力,促使相关部门采取行动。
3.若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因无照经营行为受到侵害,且相关部门未能有效处理,举报人还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相关部门履行法定职责,并寻求法律救济。
找法网提醒,遇到无证经营行为时,举报人应向当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即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举报。
1.举报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话举报、书面举报、网络举报等。
2.在举报时,举报人应提供尽可能详细的信息,如无证经营者的名称、地址、经营范围、无证经营的具体行为等,以便相关部门能够及时、准确地查处。
3.举报人还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工作,提供必要的证据材料,协助相关部门完成查处工作。
无照经营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应当取得而未依法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和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这类行为违反了国家关于市场准入的相关规定,未获得合法经营资格即擅自从事经营活动。
2.无须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即可取得营业执照而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
3.已经依法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但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
4.已经办理注销登记或者被吊销营业执照,以及营业执照有效期届满后未按照规定重新办理登记手续,擅自继续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
5.超出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擅自从事应当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方可从事的经营活动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