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和校园欺凌虽然常被提及,但二者之间确实存在一些微妙的区别:
1.从行为表现上来看:
(1)校园欺凌涵盖的范围相对更广。它不仅包括言语上的辱骂、嘲讽以及排挤孤立等较为轻微的行为,还可能涉及身体上的暴力伤害。
(2)而校园暴力,虽然也包含暴力行为,但更侧重于强调这种暴力行为的直接性和严重性,它可能更多地指向一种明显的、激烈的攻击行为。
2.从目的角度来说,校园欺凌可能出于一时的恶意、嫉妒或者好玩等多种复杂情绪,而校园暴力(或霸凌)则更多是带有故意显示自身强大、控制和支配他人的目的。
3.从危害程度上讲,校园暴力(尤其是霸凌行为)通常比一般的校园欺凌造成的身心伤害更严重。被霸凌者可能长期处于恐惧、自卑等心理状态,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
找法网提醒,面对校园欺凌,正确的处理流程至关重要。
1.保护自身安全是首要任务。在欺凌行为发生时,应尽量避免与欺凌者正面激烈冲突,以免遭受更严重的身体伤害。如果可以,应迅速离开现场到安全的地方。
2.收集证据是关键步骤。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收集证据,如用手机拍照、录像记录欺凌行为发生的场景、人员等。同时,寻找目击证人并留下他们的联系方式,以及保存与欺凌事件相关的物品。
3.及时向学校报告欺凌事件。应尽快向班主任、教导主任或其他信任的学校管理人员报告,详细叙述事件的经过、欺凌者的信息以及自己所遭受的伤害等情况。
4.将校园欺凌事件告知家长也是必要的。家长可以给予心理支持和保护,并与学校进行沟通协商处理办法。
5.如果欺凌行为涉及严重的人身伤害、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行为,应及时报警,让警方介入调查处理。
在校园欺凌问题上,受害者可以向多个部门寻求帮助。
1.如果是在学校内部发生的校园欺凌,可以向学校的德育部门或学生管理部门反映。这些部门专门负责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日常管理,有责任和能力对欺凌事件进行调查、处理。
2.可以向学校的保卫部门反映情况。保卫部门负责维护校园安全秩序,能够在欺凌行为可能涉及人身安全威胁时及时介入,防止欺凌行为的进一步恶化。
3.若学校方面处理不力或者欺凌行为涉及到较为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那么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1)公安机关有权依法对欺凌者进行调查,如果构成犯罪会追究其刑事责任;
(2)不构成犯罪也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欺凌者进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