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怎么界定
更新时间:2025-05-05 10: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校园欺凌界定标准是同学间一方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蓄意或恶意欺负、侮辱另一方,致其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关键要素包括行为主体、方式、蓄意性及伤害后果。
一、
校园欺凌怎么界定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1.行为主体为同学间的个体或群体;
2.行为方式包括肢体攻击、言语侮辱以及网络欺凌等;
3.这些行为是蓄意或恶意的,旨在伤害或侮辱他人;
4.这些行为造成了受害人的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
二、
校园欺凌涉及哪些法律责任?
找法网提醒,校园欺凌涉及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
1.在刑事责任方面,如果校园欺凌行为构成了故意伤害罪等刑事犯罪,那么欺凌者将依法承担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在民事责任方面,如果校园欺凌行为给受害者造成了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后果,那么欺凌者或其监护人将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学校作为教育机构,也负有保障学生安全、维护校园秩序的责任,如果学校未尽到相应的管理职责,导致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那么学校也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言语上的校园霸凌怎么界定?
言语校园霸凌需重视。具体操作:1.轻微时,教师、家长应教育引导,让学生认识错误;2.较严重时,需对受害者进行心理辅导,减轻伤害;3.情节恶劣者,学校应给予纪律处分,并视情况报警处理,以防事态恶化。
怎么样算校园霸凌
法律分析:
校园霸凌是指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如果校园霸凌达到一定程度,构成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