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后又去上班是还能索赔的,工伤赔偿是对工伤者因工作受到伤害所给予的法定补偿,与是否继续工作无直接关联,具体来说:
1.工伤治疗费用赔偿不受影响,因工伤产生的医疗费、康复费等治疗费用,工伤保险基金或单位需按照规定进行支付。
这些费用是对工伤者实际发生的治疗成本的补偿,无论工伤者是否继续工作,都有权获得。
2.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照常发放,根据工伤者的伤残等级,可以确定相应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数额,并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这是对工伤职工身体受到损伤的一次性补偿,与是否继续在原单位工作无关。
3.辅助器具费用也需支付,如果工伤者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安装辅助器具,相关费用也应按规定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4.如果工伤者继续在原单位工作,可能暂时无法获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这两项补助金通常是在工伤者与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时才予以支付。
工伤后上班,工伤者仍然有权索赔多项费用,主要包括:
1.医疗费等直接费用。这包括因工伤产生的所有治疗费用,如医疗费、康复费等,这些费用是对工伤者实际损失的补偿。
2.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根据工伤者的伤残等级,工伤保险基金将支付相应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补偿工伤者因身体受损而遭受的经济损失。
3.辅助器具费用。如果工伤者需要安装辅助器具以恢复或改善身体功能,相关费用也应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找法网提醒你,面对工伤后公司拒赔的情况,工伤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协商调解。
(1)可以尝试与公司进行协商,明确阐述依据法律规定公司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
(2)如果公司不予理会或协商无果,可以请求工会组织或第三方调解机构介入调解,争取与公司就赔偿事宜达成一致意见。
2.劳动仲裁。
(1)如果协商调解不成,工伤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
(2)在申请仲裁时,需准备好相关证据材料,如工伤鉴定结论、劳动合同、医疗费用单据等,以证明工伤事实及公司应承担的赔偿数额,仲裁委员会将依法进行裁决。
3.法律诉讼。
(1)若对仲裁结果不服,工伤者还可以在法定期间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将依据事实和法律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
(2)如果公司拒不执行生效判决,工伤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由法院强制公司履行赔偿义务。
综上所述,工伤后即使继续在原单位上班,工伤者仍然有权进行索赔,并可以通过协商调解、劳动仲裁和法律诉讼等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