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借微信号,若明知他人利用该微信号实施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则涉嫌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1.具体来说,当出借者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进行诈骗等犯罪活动,仍为其提供微信账号这一通讯传输工具,且情节严重时,出借者的行为便触犯了法律。
2.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因此,出借微信号是否构成帮信罪,关键在于出借者是否明知他人利用该账号进行犯罪活动,并为其提供了帮助。
找法网提醒,帮信罪的认定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犯罪主体:帮信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单位均可构成。
2.主观方面:帮信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为他人实施的信息网络犯罪提供帮助,并希望或放任这种帮助结果的发生。
3.犯罪客体:帮信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正常信息网络环境的管理秩序,即行为人通过提供帮助行为,破坏了正常的信息网络环境,影响了网络信息的正常传播和使用。
4.客观方面:帮信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为信息网络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的行为,且情节严重。
帮信罪刑拘后,若未经法院审理判决有罪,则不会留下案底。
1.刑事案底是指经过法院审理,被判决有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个人信息、犯罪事实、审理过程记录、裁判结果等内容的档案。
2.而刑事拘留只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种强制措施,用于暂时剥夺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以便进行进一步的侦查和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