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滞纳金怎么计算
更新时间:2025-05-03 18: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企业所得税滞纳金依据滞纳期限计算。起始时间为税款缴纳期限届满次日,截止时间为实际缴纳税款当日,不因税务检查改变。旨在督促企业按时纳税。
一、
企业所得税滞纳金怎么计算
企业所得税滞纳金的计算方法主要依据税款的滞纳期限来确定,具体如下:
1.滞纳金的计算起始时间是纳税人应纳税款期限届满的次日,即企业应在规定的纳税期内完成税款的缴纳,若超过这一期限仍未缴纳,则从次日起开始计算滞纳金。
这一起始时间并不会因为税务检查的进行而改变。
2.滞纳金的计算截止时间则是纳税人实际缴纳税款的当日,也就是说,只有当企业真正缴纳了税款,滞纳金的计算才会停止。
这样的计算方式旨在确保企业能够按时履行纳税义务,避免税款滞纳行为的发生。
二、
滞纳金涉及的税费范围
找法网提醒,关于滞纳金涉及的税费范围,根据《征管法》第三十二条的明确规定,加收滞纳金的范围仅指税款。
1.如果企业未按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税务机关除责令其限期缴纳外,还会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2.对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防洪保安资金、文化事业建设费、残疾人保障基金等依法由税务局征收、代征的费,如果企业未按规定期限缴纳,则不能加收滞纳金。
这一规定明确了滞纳金适用的税费种类范围,有助于规范企业的纳税行为。

三、
未按期预缴税款滞纳金规定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等多个税种都需要预缴。
1.对于未按期预缴税款的情况,税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如何适用加收滞纳金的规定。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未按期预缴所得税加收滞纳金问题的批复》(国税函[1995]593号)对企业所得税作了具体规定。
(1)根据该批复,如果纳税人未按规定的缴库期限预缴所得税,应视同滞纳行为处理。税务机关除责令其限期缴纳税款外,还会同时按规定加收滞纳金。
(2)这一规定体现了税收的严肃性和公正性,有助于维护税收秩序和保障国家税收收入。同时,也提醒企业要及时预缴税款,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滞纳金支出。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所得税的滞纳金如何计算
交税滞纳金计算方法: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计算公式:滞纳金=滞纳税款×滞纳天数×滞纳金加收率(
0.5%)。
欠税滞纳金缴纳之后,列入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滞纳金怎么算出来的
滞纳金是对不按纳税期限缴纳税款的纳税人,按滞纳天数加收滞纳税款一定比例的款项,它是税务机关对逾期缴纳税款的纳税人给予经济制裁的一种措施。具体计算方式为:滞纳金=未按期缴纳的税款×滞纳天数×万分之五。
企业所得税滞纳金缴纳标准是多少
一、正面回答
税收滞纳金要缴企业所得税。具体是指纳税人违反税收法规,被税务机关处以的滞纳金需要计入企业所得税的征税范围里,按照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二、分析
如果不按时缴纳企业所得税,也会产生税收滞纳金,财务应该要做到每个月定期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务滞纳金是指纳税人及扣缴义务人不按照规定的期限履行纳税义务时,税费机关以对其设立新的金钱给付义务为手段,促使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强制执行方式。
三、滞纳金是什么?
从经济角度讲,滞纳金是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因占用国家税款所做的补偿;从行政角度讲,滞纳金是国家对不及时履行缴纳或者解缴税款义务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采用课以财产上新的给付义务,也就是加重给付义务,具有执行罚的性质。执行罚不同于行政处罚,其目的不在于制裁,而在于促使违反行政法上的义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尽快履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