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诈骗后,钱款是否能要回来并不绝对。
1.若当事人被诈骗后,及时向公安机关进行举报,那么在公安机关侦破案件并抓获诈骗行为人后,有权责令其对受害人进行赔偿。
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便采取了法律手段,也并不保证一定能全额追回损失。情节严重的,诈骗行为人还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2.能否追回被骗财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案件的侦破情况和诈骗行为人的经济状况。
(1)如果案件顺利侦破,且诈骗行为人具备赔偿能力,那么受害人有可能追回部分或全部被骗财物。
(2)如果诈骗行为人已将赃款挥霍殆尽,或者其经济状况无法承担赔偿责任,那么受害人追回被骗财物的希望就可能落空。
(3)即便无法追回被骗财物,受害人也应第一时间报警,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尽可能向警方提供案件相关线索,促进案件侦破。
3.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达到3000至1万以上的,将依据《刑法》第266条追究刑事责任。
4.诈骗公私财物依法未达到追究刑事责任标准的,将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追究行政违法责任。
5.在警方侦破案件并抓获诈骗违法或犯罪嫌疑人后,如果认定其诈骗事实,会将涉案赃款依法返还。如果赃款已经被挥霍,受害人可以要求犯罪嫌疑人依法退赔。
找法网提醒,诈骗案件中钱款追回的流程通常包括报警、立案、侦查、起诉和审判等环节。
1.受害人应在第一时间向诈骗行为发生地的公安机关报警,并提供尽可能多的案件相关线索,以促进案件侦破。
2.警方在接到报警后,将进行立案调查,并展开侦查工作,以收集证据、查找诈骗行为人并追回被骗财物。
3.如果案件侦破并抓获诈骗行为人,警方将依法对其进行处理,并认定其诈骗事实。
在此基础上,警方会将涉案赃款依法返还给受害人。如果赃款已经被挥霍或无法追回,受害人可以要求犯罪嫌疑人依法退赔。
4.如果诈骗行为人的行为构成犯罪,警方将依法将其移送检察机关起诉。检察机关将依法对案件进行审查起诉,并向法院提起公诉。
5.法院在审理案件后,将依法作出判决,对诈骗行为人进行刑事处罚,并责令其赔偿受害人损失。
被诈骗后,受害人应迅速向诈骗行为发生地的公安机关报警处理。
1.报警时,受害人应尽可能提供详细的案件信息,包括诈骗行为人的身份特征、联系方式、诈骗手段、被骗财物等信息。这些信息将有助于警方迅速展开侦查工作,并尽快找回被骗财物。
2.受害人还应积极配合警方的调查工作,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在调查过程中,受害人应如实陈述案件事实,不得隐瞒或歪曲事实真相。
3.受害人还应妥善保管好与案件相关的证据材料,如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以便在后续的法律程序中作为证据使用。
4.如果受害人因被诈骗而遭受经济损失,可以在报警后向警方咨询如何申请赔偿。警方将根据案件情况,依法对诈骗行为人进行处理,并尽可能为受害人追回被骗财物或要求其进行赔偿。
5.如果诈骗行为人的行为构成犯罪,受害人还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诈骗行为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