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逃逸报案后,可能是不能撤案的,若涉及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则不能撤案;而单纯的民事纠纷是可以撤案的。
1.当发生交通事故,特别是涉及逃逸行为时,车辆驾驶人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若造成人身伤亡,则需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这是法律规定的义务,旨在保护事故现场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便于后续的责任认定和处理。
2.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的规定,车辆驾驶人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时,有明确的法律义务,包括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抢救受伤人员以及迅速报告。
这些规定确保了交通事故能够得到及时、公正的处理,一旦报案,若事故涉及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如逃逸导致的严重后果,那么案件就不能随意撤案,必须接受法律的裁决。
交通逃逸后找人顶包的行为,确实算作肇事逃逸的一种特殊形式。
1.找人顶包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隐瞒肇事者身份、逃避法律追究的行为,交通肇事逃逸的关键在于行为人是否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故意,以及是否有隐瞒肇事者身份的行为。
因此,无论是直接逃逸还是找人顶包,只要符合这些要件,都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2.找人顶包还可能构成妨害作证罪。
(1)肇事者明知自己犯法,但为了逃避法律追究,仍积极实施妨害作证行为,这种行为严重干扰了司法公正,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
(2)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将受到严厉的刑事处罚。
找法网提醒你,交通肇事逃逸后,交强险通常会予以理赔,但商业险则得不到赔偿。
1.交强险是一种强制性的保险制度,旨在保障交通事故受害人的基本权益。
因此,即使肇事者逃逸,交强险也会在一定范围内对受害人进行赔偿。
2.商业险则不同,它更多地依赖于投保人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合同约定。在逃逸情况下,保险公司往往会拒绝赔偿,因为这违反了保险合同的诚实信用原则。
3.《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第二十一条规定了交强险不负责赔偿和垫付的几种情形,包括:
(1)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交通事故损失;
(2)被保险人所有的财产;
(3)被保险机动车上的财产遭受的损失等。
但并未明确将逃逸行为排除在交强险赔偿范围之外。
因此,在逃逸情况下,交强险仍有可能对受害人进行赔偿。然而,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建议驾驶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应积极配合警方调查处理,不要选择逃逸等违法行为。